三峽的春之饗宴
春城何處不飛花
花團景簇
今年春的腳步好像快了些 到處都看見春天的花朵綻放了
春之饗宴
遠遠地,那山一抹、一抹的綠,堆疊著深與淺的綠,在春天這樣的景緻似乎是稀鬆平常之事,孰不知油桐樹的小小花苞們準備打破那派和諧,在底下蠢蠢欲動。三月初,有些絢爛迷人的奇蹟正蓄勢待發。成熟的花苞們,拱起腰脊用力的將身體往外延伸,輕輕地打了個哈欠,向身旁的其他物種宣示自己的到來,然後用她們那襲白色禮服與優雅的身段,強硬卻又不惹人厭的奪走所有人的目光。
那山降下了一場不合時節的雪,美艷逼人,而當人們被那片雪吸引至山上時,油桐樹會用它那滿身的白,為人們鋪上一層雪白的地毯。我們將踏著柔柔的花香,欣賞那滿山的油桐花,享受著春天特有的雅致。
看著杯中那碧綠的茶色,聞著那濃郁撲鼻的茶香,嚐著那滿口的清爽,這是三峽碧螺春給人的印象,但大多數人喜愛品茶,卻不知這小小的一杯茶其實大有來頭。
碧螺春依據「茶拾」這本書的記載「碧螺春即碧蘿春,產於洞庭山,其土名原來叫做『羨煞人香』,指香味特強烈也」,因為不雅所以康熙皇帝才改為「碧螺春茶」,碧就是外觀碧綠清澈的意思,就像翡翠的顏色一樣的翠綠;螺就是茶芽外形似田螺微小般彎曲起來的狀況;春就是在春初或春天所摘幼嫩帶心芽的茶菁。
原產於早晚多霧的洞庭湖碧螺春,因三峽白雞山的氣候與之相似,所以現在台灣的碧螺春主要來自三峽。
用三峽特有的茶樹「青心柑仔種」以人工手採一心二葉,要採四斤四才可製成約一斤的碧螺春,而經驗豐富的老手採茶工一天最多六十斤,採回來的茶葉先秤重,再放置茶葉室內陰乾,後將茶葉分裝到大篩子上,約十二至十六小時不等的自然陰乾,這個動作是「萎凋」,結束後送去「殺青」,就是用一百八十度的火候烘培兩分鐘,接著放入機器揉捻茶葉,這時只能靠經驗老到的師父,單憑眼力分辨揉的好壞,確定良好後將茶葉送至分散機,將揉成團狀的茶拆離開來,不過就算經過如此折騰,茶葉依然是完整的一心二葉,最後送去進行最後烘培,依照火候的好壞來決定碧螺春的好壞。
一般飲用時十分注重茶具的清淨和用水的質量,因此習慣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,以顯出茶葉的品質、特色及便於觀賞,色、香、味、形四絕形成一種獨特風味。碧螺春是屬於綠茶的一種,在沖泡的方面以「冷泡法」為佳,因為滾燙的熱水會破壞其中豐富的兒茶素。
三峽春天的顏色是由雪白與碧綠拼湊而成的,不論是雪白的桐花,亦或是碧綠的碧螺春,都是在三峽的春天不可錯過的極品,而那更是花香與茶香的洗滌,是一場有關香氣的盛宴,不妨喝杯清香宜人的碧螺春,看著那遠方鳶山上那片奇蹟的雪,來場三峽春之饗宴。
3月開始 碧螺春綠茶又要開始忙著烘焙了
期待著今年春茶的鮮味啦 !
三峽玩家/ yosiko tour / YOSIKO TOUR
出處:
三峽玩家yosiko tour、文化導覽、自助旅行三峽旅遊、三峽美食